2.2檢測周期
由于霉菌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測試防霉性能需要很長時間。當前的標準規定檢測時間為28天,但是它受培養環境,培養基中營養成分和不同抗真菌劑有效性的影響。對于某些抗真菌效果較差的產品,測試時間將太短而無法影響結果的確定。但是,過度延長檢測周期不僅會增加檢測成本,而且由于較長的檢測周期,測試中使用的某些模具也會失去生命力,這會影響結果的判斷。
2.3其他參數
防霉檢測的結果主要通過目視檢查進行分類,或者在必要時使用顯微鏡觀察樣品表面的霉菌區域。 JC / T 885-2016規定該產品的防霉等級為0或1,并被判定為合格產品。在結果判斷中,沒有對防霉性能測試結果的定量描述。培養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也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當前標準規定溫度為25?30℃,濕度不小于85%。由于不同模具的最佳生長濕度和溫度不同,濕度過高,過低或不足都會影響模具的生長和發育,從而導致測試結果出現偏差。模具固定方法受產品本身特性的影響。 GB / T 1741-2007提出的接種方法包括噴灑,涂抹和浸泡。通常,漆膜樣品可以通過噴霧接種,并且規定霧狀顆粒不應噴霧在樣品表面。形成明顯的液滴。但是,密封劑產品的防水性能導致霉菌孢子懸浮液被接種在樣品表面,并且很容易凝結成液滴,這可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關于防霉性能檢測技術的3條建議
3.1增加抗老化測試
JC / T 885-2016僅測量產品的防霉性能,但該防霉密封劑將應用于廚房水槽或浴室以及其他高濕度環境,很容易受到洗滌或清洗等條件的影響。HG / J 3950-2007“抗菌涂料”規定了抗真菌性能和抗真菌耐久性兩項作為產品抗真菌性能的評估指標。防霉的耐久性能是先用紫外線照射產品100小時,然后再進行防霉試驗,該試驗考慮了產品的實際使用情況并加快了檢測效率。因此,在密封膠的實際檢查過程中,可以增加產品的預處理項目,即抗老化試驗。例如,抗紫外線老化和水老化。控制參數需要通過大量實驗來驗證,以減少實驗室中產品結果與實際使用之間的差異。
3.2檢測過程中的參數控制
由于JC / T 885-2016直接引用了GB / T 1741-2007,因此兩者的產品類別導致了不同的產品特性和實際使用環境。直接報價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測試過程中某些參數的控制不當。例如,由于密封劑產品的疏水性,當用孢子懸浮液接種時水滴會凝結,難以均勻地排到樣品表面,而漆膜產品可以用孢子懸浮液均勻地噴霧或涂抹。因此,有必要根據產品的特性和實際使用環境制定合適的檢測方法。培養物的溫度和濕度控制也是影響測試結果的重要因素。一些學者提出,采用溫度和濕度交替循環條件可以促進霉菌的生長速度,提高檢測工作的效率。測試結果的確定仍采用定性確定;后續研究過程中的半定量或定量確定將使防霉測試項目的評估方法更加完善,產品評估也將更加全面。
3.3外標準比較
也有一些相關標準用于測試膠粘劑的防霉性能。與外相關產品的一些防霉性能測試標準進行比較,可以為防霉密封膠的防霉性能測試方法提供參考。
4結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保,優質的室內裝飾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的性能要求。實際使用后防霉密封膠產品發霉的現象不僅影響房間的美觀,而且影響房間的美觀。霉菌產生的霉菌孢子很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因此,檢測產品的防霉性能尤為重要。在研究過程中,有必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檢測方法和方法,在確保檢測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前提下,確保檢測過程的合理性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提高產品的質量要求。為合格的生產和消費者利益提供支持。